为进一步落实学校产教融合发展战略规划,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育学院从学院、专业、课程层面策划了为期两周的产教协同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了解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了数名产教通教师;提升了师生的职业资质;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扩大了学院和专业的美誉度和朋友圈。近期将开展产教融合成果展、产品思维课程建设交流分享会。
一、学院层面
(一)结合专业特点邀请兼职教授和行业专家开展名师课堂
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于6月17日-18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组织了以《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调研与开发》为主题的产教协同教学实践课程。
6月19-20日,产教协同教学实践周名师课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体育经理人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为抓手,通过线上形式为同学们分享学习纪宁博士关于体育赛事和体教融合为主题的名师讲堂。
休闲体育(康体与抗衰老)专业于6月22日-23日组织了此次产教协同教学实践课程,本次教学课程以《运动与健康促进》为主题,外聘专家徐百超教授授课,康体专业负责人李守学博士担任课堂助教,康体21级、22级、23级学生参加学习。
(二)邀请行业导师入校开展讲座
2024年6月20日,体育学院新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产教融合赋能城市体育发展为主题的教学实践周系列讲座活动。
(三)搭平台,引入城市体育人才培训项目落户三亚学院(海南唯一授权考点)
为助产教之融合,增体育之动能,推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持续高质量进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架构,6月18日,体育学院隆重举行产教融合周暨体育人才培训项目启动仪式。
(四)与海之星体育培训公司达成赛事合作平台
6月14日,三亚海之星体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前来体育学院交流合作。院领导葛耀对学院产教融合开展情况进行介绍,随后三亚海之星体育培训公司执行董事林兴文介绍了三亚海之星体育培训公司发展情况。双方就实习实训、NYBO小篮球赛事引进以及青少年冬令营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五)我院受邀参加海南省大学生创新教育沙龙(交流会)
6月21-22日,海南省大学生创新教育沙龙在海南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聚焦创新教育的核心要素,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青年学生打造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体育学院国创赛王骥凡团队、杨涛慧团队被选派参与此次活动,冯旖琳老师带队前往。
(六)学院美誉度提升:体育学院通讯社团队荣获首届国际旅游视频大赛年度大奖
6月19日,“五指红杯”首届国际(海南)旅游视频比赛颁奖典礼隆重举行,由体育学院通讯社的五位学子冯琪竣、王骥凡、刘志刚、艾芯如、王建辉组建的团队经过数月的精心准备和不懈努力,从全省30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前20强,斩获年度最佳潜力奖。
4
二、专业层面:
(一)不同专业开展产教协同教学实践周科学健身公益服务活动
6月17日上午,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负责人李晓媛副教授带领专业体教融合武术团队走进三亚学院附属小学,践行将五育并举深度转化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6月16日,为进一步落实学校产教融合发展战略规划,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亚学院体育学院产教协同周科学健身公益服务活动之休闲体育(康体与抗衰老)专业运动康养进社区活动如期举办。通过本次运动康养进社区活动,康体专业的师生们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专业的运动康养服务,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还促进了同学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体现了三亚学院的社会责任担当。
(二)校园开放日专业产教融合成果展示
6月21-22日,体育学院在校园开放日向学生和家长展示了丰富的体育资源、先进的体育设施以及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来校的学生和家长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学生们的日常训练,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并与教练和在校学生进行交流。
学院院领导郝艳龙教授同时在学生中心进行了专题推介,内容涉及体育学院专业介绍、师资介绍、特色活动、学生培养特色等方面内容,引得一大批学生和家长驻足聆听。
三、课程层面
(一)户外运动课程团队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海南赛区比赛区一等奖
《户外运动》课程是我校休闲体育专业和抗体与抗衰老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是学校第二批数字化建设课程、第二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第一批产教融合建设课程,曾获得2023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海南赛区三等奖。课程团队教师以“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为目标,构建以“三阶四维五环”为教学理念,通过课内外、师生角色、思政融合“三阶翻转”,提高行业单位参与课程教学,协同育人,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贯穿全课程的思政翻转;通过一维框架、二维主线、三维体系、四维融合迭代的课程内容构建,强化学生多维知识体系重构,产学研一体融合;通过过程+结果、态度+成果、个人+团队、创新+实践、知识+能力“五环”评价,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建成了“思政传承化、学习自主化、管理智慧化、评价信息化、课堂资源化、内容迭代化”特色的《户外运动》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
本次产教融合赛道的获奖成果展示了该门课程教学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相关项目,推动教学模式与实际需求更高效对接,以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深入行业调研
为了使学生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素养并能够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体育科研方法课程要求同学们利用假期时间走入社会,进入社区,踏入学校等场所,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考察。
三亚市中小学生安全应急演练基地:韦嫣然带领自己小组的同学参观调研了三亚市最新建成的中小学生安全应急演练基地,项目立足三亚,覆盖整个琼南地区,保障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在小学期间和初中期间各至少接受1次安全应急综合演练。并就其功能、设施及其在提升校园安全意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调研。
游泳运动及场馆建设调研:王骥凡、刘志刚带领小组进行了校外游泳现状的调研,他们深入了解当前校外游泳场所的运营状况、游泳教育普及程度、游泳安全管理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放松跑技术在大学生短跑训练中的研究调查:柴佳璐小组在热带海洋学院开展了关于放松跑技术在大学生短跑训练中的调查,研究放松跑技术,提高大学生短跑成绩,使大学生在高速奔跑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和放松状态,从而发挥出更好的运动表现。
健身俱乐部:钟智俊带领小组对易动健身俱乐部的场馆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分别从一下6个方面对当下改俱乐部的情况进行了访谈、调研。
(三)定向越野课程参加大三经济圈陵水热带雨林徒步赛事裁判和社会服务
6月16日,2024热带雨林挑战赛在陵水吊罗山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成功举办。体育学院户外运动课程与定向运动课程的师生们深入参与赛事工作实践,全方位参与到裁判员及各个岗位的志愿服务工作服务当中,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学院师生将课堂上的户外运动课程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他们凭借着对户外运动的深入理解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服务工作。不仅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更为参赛选手们创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
(四)三人篮球课程开展篮球三级二级裁判培训
6月15日,2024年海南省篮协送教下基层活动篮球二、三级裁判员培训班在三亚学院开展开班仪式。海南省篮球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王海华、三亚学院体育学院院领导葛耀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三亚市篮球协会主席黎家豪、海南省篮球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马云龙、三亚市篮球协会裁判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参加。此次培训作为海南省篮球运动协会裁判培训进高校帮扶系列活动的一站,旨在提高基层篮球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和执裁能力,为海南省篮球运动的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整理汇总|仲佳丽
排版|刘一凡
校对|冯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