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科研的发展,依靠的不仅仅是前人留下来的丰厚成果,更是后人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在研究创造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看似山穷水尽,实则柳暗花明,只有吸取教训、借鉴经验,才能推动科学走向完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积极尝试的同时也学会总结,才是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我们特别邀请了体育学院教授范存生老师,让我们听听他对科研的分享。
Q1.您如何看待科研中的跨学科合作?
A1:在科学发展中,学科越来越深入,在体育学科方面,有多种多样分支,有理论有技术,跨学科的作用可以整合不同资源,产生新的想法。通过跨学科合作,充分利用各学科的优势,从而更有效地推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Q2.您在科研中采用了哪些创新的方法或技术?
A2:具体可以分为抓改革、建平台、搞服务、促转型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科技创新的全链条,旨在推动科研领域的创新发展
Q3.您希望您的学生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
A3:体育生应具备扎实基本功,突出体育特色,在知识储备上不要仅限于体育方面,要勇于创新,运用综合能力,反复学习提升。
Q4. 您认为学校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发掘和培养科研兴趣?
A4:在发掘青少年科学家潜质时,尤为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课程设计、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有机融入相关价值和精神元素对青少年科学家潜质的挖掘与开发。既需要学校教师依托各学段教学内容为学生普及基础知识、培育兴趣爱好,也需要设立兼职教师,通过科研人员等专业人士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增长学生见闻,丰富学生体验。
Q5.您认为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科研对提高人才培养的作用有哪些?
A5:科学学科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激活发展新动能,科研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通过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激活发展新动能以及强化政府、联盟与学校的合作等方面,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效率
Q6.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方面,您有哪些建议或经验?
A6:强化产业协同,提升技术市场服务,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成果转化人员的交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首先,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问题提出,这是整个过程的起点,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关注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其次,是背景研究阶段,研究者需要对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调研和分析,以便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基于此得出自己的研究假设。最后,基于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研究者会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或修正,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应该是基于实验证据的,具备一定的科学可信度。
排版|杨涛慧
校对|冯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