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竞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林晓乐与导师王雯锐以“电竞比赛观众观赛动机”为研究课题,通过跨学科探索,为电竞观赛体验优化及电竞行业产教融合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不仅助力学生职业发展,也为教师拓宽了科研方向,成为我院师生共学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中国电竞产业持续增长。据2024年度产业报告显示,我国电竞产业实际销售收入达275.68亿元,用户规模近4.9亿。海南省紧抓政策机遇,将电竞纳入“十四五”文旅体发展规划,通过专项政策构建产业支持体系。在此背景下,林晓乐同学与王雯锐老师聚焦电竞观众行为研究,探索其观赛动机及产业价值。
在林晓乐同学最初提出选题时,长期研究传统体育赛事的王老师虽对电竞领域了解有限,但秉持“学生兴趣是科研起点”的理念,主动积极与学生共同学习。师生双方通过查阅行业报告、分析赛事录像及实地观摩线下电竞活动,逐步构建起电竞观众行为研究框架。王雯锐老师表示:“师生合作需尊重学生选题自主性,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双向成长。”
研究过程中,林晓乐同学积极结合学术理论与行业实践,最终构建的“观众动机模型”为电竞赛事运营方优化观赛体验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其进入电竞赛事规划领域实习奠定基础。林晓乐称:“学术训练让我学会用专业视角看待热爱的领域,这对我的职业规划帮助非常有帮助。”
此次合作既兼顾了学生的学业指导亦推动了教师的科研创新。王老师将电竞领域的新发现融入课题申报,拓展了体育方向的研究边界。她强调:“当学生兴趣与教师经验互补,科学研究便成为了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
文字|王雯锐
排版|杨月
校对|李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