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实现从“技术训练”到“职业赋能”的跨越,《武术散打基础》课程改革打破传统单一训练模式,构建“技能+素养”一体化培养体系,全方位提升武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
课程采用并优化“课程翻转”模式,该模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实战演练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设计中,魏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视频和相关资料,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这一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前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知识,更为课堂上的深入讨论和实战演练打下了良好基础。
课程引入模块化教学法,将散打基础课程细分为技术训练、实战模拟、赛事策划、运动康复等多个模块。同时,课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武术教练、赛事裁判等职业发展路径。学生授课环节也是本课程的一大亮点。魏老师特别鼓励学生自主讲解和示范,让他们在课堂上担任“教师”的角色。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通过互相学习、相互交流,不仅深化了对武术散打技巧的理解,也提升了技能掌握的深度与广度。通过“课程翻转”的实施与“角色”的转换,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习成果也愈发显著。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教学方式让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中找到了更好的结合,提升了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从“技术训练”到“职业赋能”的教学改革,打破了单一技术传授的局限,将课程定位与社会需求接轨,让学生不仅掌握散打技能,更培养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实现从“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型人才”的跨越。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这一改革有助于为武术散打行业输送多元化人才,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提升武术散打在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领域的影响力,促进传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教学与行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供稿|魏泽琦
排版|张奕炜
校对|李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