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就业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注入新动力
  2024-07-26 18:50   管理员   4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涉及乡村各领域、各要素,因此要以系统的视角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其中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需要高校教育的产教融合为其提供知识支持、智力扶持和人才支撑;同时,乡村振兴也为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校应把握好乡村振兴这一良好机遇,通过产教融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


  人才振兴不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重要的办学模式,是增强高等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有力抓手,是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产业相融、培养与就业相衔接、科研与生产相互促进的重要载体,是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在提升就业质量、助力乡村企业创新、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产教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将产业与教育相结合,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为乡村振兴积累人力资本。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引入乡村产业的实际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方法,并亲身参与到乡村企业的生产、研发和管理过程当中,感受职业氛围,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成为具有农业科技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乡村振兴中坚力量。另一方面,产教融合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将乡村发展的实践经验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乡村实际的学习环境,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其次,产教融合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和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乡村市场的需求日新月异,高校学生深入了解并积极适应这些变化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产教融合便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乡村、认识行业、了解市场的宝贵机会。第一,产教融合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行业发展动态。通过引入最新技术、理念、实践案例以及行业专家,让学生形成对行业和乡村振兴的全面认识,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优势短板和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第二,产教融合能够让学生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乡村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等机会,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感受乡村地区市场的脉搏;另一方面,乡村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农产品开发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明确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质量,精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最后,产教融合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资源和创业机会。其一,产教融合构建了广泛的就业网络。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不仅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共享上,更体现在就业信息的互通有无上。学校与乡村企业建立就业合作机制,可以及时了解用人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信息。同时,乡村企业也可以通过学校掌握优秀的人才资源,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二,产教融合帮助学生拓展创业资源。学生参与乡村企业的实际工作,可以亲身体验职场文化与乡村文化,了解工作流程,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在实习实训中,学生能够与企业的员工建立联系,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拓展自己的创业资源。乡村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其三,产教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创新创业的本质和意义,接触企业的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更加敏锐地把握乡村振兴的巨大机遇,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


  乡村振兴离不开高校教育的支撑。高校教育的产教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而其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则是重要的中介变量。因此,如何以高校教育产教融合赋能就业质量的提升,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走深走实,需要在构建新桥梁、挖掘新资源、提供新服务等三个方面统筹发力,为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力量支撑。


  构建产教沟通新桥梁,促进校企双向交流。一方面,出台产教融合的政策法规。地方政府应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因地适宜、因时制宜地制定和完善产教融合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扶持等,激励乡村企业与地方高校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提升产学研的整体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支持与引导,包括提供就业补贴、创业贷款、创新创业资金以及相关的培训资源,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中来。另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的合作机制。建立产教融合监管机构,定期对服务乡村振兴的产教融合进展与效果进行评估监测,并为乡村企业和高校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完善定期交流机制,如定期举办座谈会等,让乡村企业和高校及时了解人才供给状况和乡村市场需求,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乡村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挖掘校企合作新资源,强化学生技能掌握。第一,打造产教融合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学生实践技能学习和提升的重要场所,能够集中管理和整合产教资源。因此,要以实践基地建设为载体,扩展实践教学的渠道,将乡村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并鼓励具有创新精神和技术能力的学生开展农业农村相关领域的社会实践。第二,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该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具备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并邀请农业农村问题研究专家、乡村企业家等担任兼职教师,分享他们的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第三,携手共建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共同开发课程,将乡村企业的实际需求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实现校企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高校应安排有意向的学生到乡村企业参与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助力乡村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人。


  提供就业创业新服务,夯实就业帮扶基础。一方面,加强校企间的紧密合作,提供更为精准的就业创业指导。一是设立职业咨询服务中心,使之成为学生职业道路上的指南针。该中心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乡村就业市场信息,还应通过职业测评、简历撰写指导以及面试技巧培训等手段,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注重与乡村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展就业指导服务。邀请乡村企业代表来校举办各类招聘会、企业宣讲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乡村企业、了解岗位的机会。另一方面,重视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一是优化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鼓励跨学科教学和跨学院合作,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以及创业就业的法律法规。二是选配一批经验丰富的乡村企业家和创业导师,结合乡村市场实际、行业趋势和地区乡村发展的特色情况,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就业创业建议。三是建立就业创业乡村实践基地和孵化平台,提供技术咨询、商业计划书撰写、团队管理等全方位支持。


  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高校产教融合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素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资源和创业机会,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进而促进乡村的人才振兴、产业振兴与文化振兴。因此,高等院校应积极创新产教融合新举措,在构建产教沟通新桥梁、挖掘校企合作新资源、提供就业创业新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高校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注入新动力。

来源|光明网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方式

  •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联系电话:13118965354(假期)
  • 联系邮箱:tiyu@sanyau.edu.cn
  • 招生咨询:13555024530(休闲)、18646117773(民传)、18363562444(康体)

体育学院公众号

体育学院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