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人才培养|休闲体育专业2024级学子用专业点亮暑期用实践赋能成长
  2025-07-23 11:45      10


暑期以来,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2024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现场,广泛投身社会实践与岗位锻炼,在社区健身指导、公益体育教学、赛事组织服务、体育文化传播等多样化实践场域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体教融合、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理念。从泳池边到赛道上,从社区广场到体育传媒公司,同学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在岗位中淬炼技能、磨砺品格、激发价值,展现出新时代体育学子的青春风采与专业担当。

一、多元岗位锻炼,深化专业认知

此次暑期专业见习活动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与专业方向,聚焦“岗位导向、能力本位”的育人理念,构建起多场域、多层次、多角色的实践平台。通过深入真实工作环境,同学们在“做中学、学中用”中不断深化专业认知、增强职业素养、锤炼综合能力。在众多实践岗位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岗位类型展现出学生的能力成长与服务精神。例如:

(一)教练教学岗

休闲2024级学生李雅轩在游泳馆担任教学助理,协助完成动作讲解与安全巡视,积极参与教学组织、学生引导与水域风险防控等工作。她用细致耐心的教学风格和专业知识,为初学者营造了安全高效的学习环境,也在岗位中提升了实际教学能力与应变意识。

  1. 公益教师

休闲2024级学生戴尚昂王一楠在中小学飞盘公益课堂中担任青年教练,讲授传接技巧与团队战术,指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同时倡导公平竞技与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将体育课程与立德树人相融合,让这项新兴运动成为推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有效载体,也展现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感染力。

(三)社区志愿岗

休闲2024级学生张莹娜深入社区健身,参与群众健身引导、活动秩序维护与健身科普宣传。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科学运动知识,耐心回应居民提问,赢得广泛好评。此次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她的沟通能力与现场应对力,也让她更深刻体会到“服务型体育人”的使命与价值。

(四)裁判执裁岗

休闲2024级学生刘航瑞参与多场篮球赛事裁判工作,协助完成裁判记录、临场协调与赛程管理等职责。在高强度赛制与复杂场面中,他始终保持冷静、准确判罚、公正执裁,体现出良好的规则意识、沟通能力与应变素养,也进一步增强了其在体育组织领域的专业信心。

裁判执裁岗

休闲2024级学生张辰昕在马拉松赛事中承担赛道引导、补给协调与突发应对任务。他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稳健执行任务,确保赛事流程高效顺畅。通过这一岗位,他不仅强化了团队协作与体能适应能力,也在服务中体会到大型体育活动的组织逻辑与责任意识。

除此之外,还有多名学生深入体育文化公司、体育赛事传媒机构、青少年体育培训基地、乡村健身推广点等单位参与岗位见习,涵盖体育传播、文案策划、摄影编辑、活动运营等工作模块,进一步拓展了体育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展示了休闲体育专业的多元适配力。

二、服务社会实践育人,彰显青春使命

本次暑期实践不仅是对休闲体育2024级学生专业技能的检验与提升,更是一次精神层面的洗礼与成长历练。在教学、组织、服务、传播等岗位中,学生们在挑战中积累经验,在服务中实现价值:在泳池边,他们用耐心与责任传递安全与技巧;在社区中,用热情与坚守服务群众健康;在赛事现场,以专业保障秩序与公平;在体育企业中,用创意与协作展现多元能力;在志愿服务中,以行动诠释体育青年的担当。

实践让学生更加理解体育的社会价值,也促使他们从“学科视角”迈向“社会视角”,从“理论学习”走向“岗位胜任”,不断增强使命感、自信心与适应力。

三、构建“知行合一”平台,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体育学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实践教学平台与岗位资源建设,积极整合校地合作,打造“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此次暑期实践是“知行合一、岗课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也是“体育+服务”“技能+担当”的真实写照。通过多岗位、多场景的锻炼,学生们增强了专业认同,拓展了成长边界,为未来走向社会和职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体育学院将持续拓展实践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校企合作,赋能学生在体教融合的大舞台上勇敢奔跑、闪耀成长,努力培养具备专业能力、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

排版|张奕炜

校对|李红云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方式

  •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联系电话:13118965354(假期)
  • 联系邮箱:tiyu@sanyau.edu.cn
  • 招生咨询:13118965354(休闲)、18646117773(民传)、18363562444(康体)

体育学院公众号

体育学院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