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我院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教师胡兴黎副教授赴北京君通电子竞技有限公司报到,正式开启暑期企业实践之旅。此次实践旨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师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提升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为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电竞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首日,胡兴黎老师与公司场馆、赛事运营负责人李龙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俱乐部经营管理模式及赛事策划、组织等岗位的工作要求与内容。通过与企业相关人员的座谈,胡兴黎老师系统梳理了公司在电竞赛事组织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并就以下核心议题展开探讨:
1.电竞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重点分析了当前电竞市场规模、用户特征及商业模式,探讨了电竞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逻辑。
2.海南省电竞产业布局
结合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讨论了海南电竞产业生态构建的机遇与挑战,包括赛事IP孵化、电竞旅游融合等创新模式。
3.行业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要求
从企业用人角度,明确了电竞赛事策划、运营等高价值岗位的核心技能标准,如项目管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创新思维等。
4.电竞赛事与传统体育赛事的异同
通过与企业人员一同分析电竞赛事方案,对比分析了赛事规则、人员安排、赛事执行、赛场布置、场地选择、商业化路径、观众互动等方面的差异,为课程内容优化提供了实践案例。

5.聚焦产教融合,赋能专业建设
胡老师在本次实践将重点围绕以下目标展开:
1.课程内容优化:结合企业实践经验,完善《专业入门指导》、《电子竞技赛事策划与执行》、《电子竞技赛事运营与管理》、《电子竞技场馆经营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设计,融入真实案例与项目任务。
岗位能力映射:梳理电竞赛事运营领域的典型高价值岗位(如赛事经理、品牌合作专员、赛事总管等),构建“能力-课程-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学生职业规划:通过调研企业晋升通道与职业发展路径,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指导,缩短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期。
深入企业实践是连接理论与行业的关键桥梁。只有亲身参与赛事运营全流程,才能将最前沿的行业动态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走进校园更好地走向社会。
供稿|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教研室
排版|张莹娜
校对|李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