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28日,我院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教师胡兴黎副教授前往北京,与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电子竞技工作委员会进行深度交流。此次访问聚焦电竞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变化及校企合作模式,旨在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拓展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并为电竞专业案例库建设提供行业支撑。

一、深度对话行业专家,共探电竞人才培养新路径
胡兴黎副教授与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兼电子竞技工作委员会会长、国际电子竞技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全球电子竞技联合会中国顾问、全国电子竞技联席会议执行主席王国基先生,以及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电子竞技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张学广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围绕“电竞行业人才需求与高校培养模式”展开探讨,重点分析了当前电竞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1.赛事运营专业化:电竞赛事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对赛事策划、执行、商业化运营人才需求激增。
2.新媒体内容精细化: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态成为电竞传播核心,亟需兼具创意与数据分析能力的运营人才。
3.行业监管规范化:电竞博彩、兴奋剂使用、选手健康管理等议题亟待行业标准制定。
王国基会长指出:“电竞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应结合行业痛点,培养既懂技术又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张学广执行会长在交流中说到:“校企合作是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协会愿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二、聚焦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
我院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目前设有“电竞赛事运营与管理”和“电子竞技新媒体运营”两大方向,此次交流中也通过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课程优化方向:
赛事运营方向:加强赛事运营与管理、赛事策划与执行、赛事数据分析、裁判规则制定、反作弊技术等实践课程。
新媒体运营方向:强化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电竞舆情管理等技能培养。
通过此次交流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一线行业洞察,未来将引入更多企业导师,推动案例教学,确保学生所学即所用。
三、共建实习实训平台,推动校企协同育人
访问期间,双方就“企业导师进课堂”达成初步共识,协会愿意推荐资深行业专家担任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案例库建设及毕业指导,助力学生职业发展。
四、展望未来:电竞人才的社会责任
电竞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如游戏与体育的边界争议、电竞博彩监管缺失、职业选手健康管理等。作为电竞专业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更要引导学生关注行业社会责任,推动电竞向健康、规范、可持续方向发展。
此次北京之行,不仅为我院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行业前沿指导,也为后续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行业协会、头部企业的合作,共同探索电竞人才培养的“新出路”。
供稿|体育学院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教研组
排版|张莹娜
校对|李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