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专业建设┃聚焦人才培养 主动破局再生——武术与民族传体育专业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
  2025-08-27 15:38      10

为积极应对全球变局、AI化浪潮、产业变革及就业严峻形势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819上午,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学习吉利人才发展集团CEO、芯位教育董事长、三亚学院理事长陆丹博士以“迎难而上、主动求变,以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办好学校”的讲话精神,并就专业建设发展导向和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展开深入热烈的研讨。   

              

   

学习活动以“领学+研讨”的形式开展。专业负责人李晓媛副教授深入剖析了讲话的背景、核心主旨、重点举措与变革方向。对精神中“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引领”这一理念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在AI时代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武术与民传专业不能墨守成规,要主动探索与新技术、新产业的融合,比如利用AI技术辅助教学,分析学生的训练数据,制定更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武医融合体系拓展学生中高价值岗位和创新创业,以更好服务社会大健康产业。       

 

在研讨中,教师们认为从碎片发力到聚焦核心,要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理论论证到迅捷行动,意味着武术专业要将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迅速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与武术产业相关的实习机会,如武术赛事组织、武术培训机构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从敏捷响应到路径突破,则鼓励武术专业寻找全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可以探索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如与运动康复专业结合,培养运用传统养生理论和技能进行运动

养与康复的应用型人才。在研讨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教师们结合陆丹博士讲话精神,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鞠梒宇老师提出民传专业尤其是跆拳道课程需结合社会需求变化,注重学生未来就业能力培养,结合“大健康”导向,培养学生在中小学社团、培训机构、康养社区等场景的教学与服务能力,并借助国际传播优势,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国际视野。王玉强老师提议结合中医课程如按摩、骨骼康复技能,开发康养类课程,满足市场需求。魏泽琦老师建议与医院合作,拓展运动康复实践场景。

· 

    人才培养方案讨论中,结合专业弹性结构的调整导向,确定保留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两个专项方向作为基础架构,保持学生原有技能、专业素养的提升培养。在课程敏捷结构调整中拟定以武术产业运营与管理武医融合与健康服务方向,构建专业枝干和枝叶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和职业场景所对接

·       

此次学习研讨活动,让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深刻认识到时代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专业将以陆丹博士讲话精神为指引,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育变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突围,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方式

  •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联系电话:13118965354(假期)
  • 联系邮箱:tiyu@sanyau.edu.cn
  • 招生咨询:13118965354(休闲)、18646117773(民传)、18363562444(康体)

体育学院公众号

体育学院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