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体育学院院领导王欣组织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认真学习陆丹理事长关于迎难而上、主动求变,将焦点聚集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讲话精神,理事长指出,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面对全球变局、AI 化浪潮、产业变革的背景,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贴合时代需求的教育。院领导王欣强调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以及对大学体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培养适应 AI 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休闲体育专业专业负责人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如户外运动指导、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运营等实用性课程。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各类休闲体育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与就业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该专业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要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强化武术套路、散打、传统体育养生等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此外,为适应现代社会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应适当引入跨学科知识,如将运动康复知识入教学,培养学生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具备一定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能力。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在本次会议中也备受关注。专业负责人提到,电子竞技行业发展迅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电竞战术分析、赛事运营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还应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将AI内容加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积极探索与计算机科学、传媒等学科的跨学科合作,开发如电竞数据分析、电竞新媒体传播等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学生在电竞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康体与康衰老专业负责人则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及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提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康复医学、运动生理学、老年护理学等相关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康体与康衰老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积极开展与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开发如老年康复运动方案设计、社区康体服务管理等跨学科课程,为学生未来在康体与康衰老领域的就业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公共体育系主任李江涛强调教学改革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的关键举措,他认为细化课程组对于推进课程建设和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一体育课和大二及以上俱乐部课程组的不同特点和目标,分别制定详细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这样可以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从而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行,为体育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指明了方向,也为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各专业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跨学科课程建设,将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