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健身瑜伽锦标赛在云南峨山隆重开幕。来自全国52所高校的427名大学生齐聚赛场,在柔韧与力量的平衡中诠释青春健康之美。三亚学院健身瑜伽代表队在体育学院杨旭老师带领下亮相全国赛场,凭借稳健表现与专业素养展现出沉稳心态与不断突破的成长姿态。



以赛促学——课堂延展赛场,专业筑就实力
此次参赛的健身瑜伽代表队由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六名学生组成,他们以课堂所学为基础,课后训练为专业与全国性赛事紧密结合。从技术控制、节奏衔接到音乐表现与团队编排,处处体现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践导向。
在备赛阶段。训练队实施“目标分解—技术评测—成套整合”的训练体系,并有院领导鼓舞士气的誓师动员会,明确“平常心参赛、规范性取胜、团队力成势”的指导原则。我校代表队在初次参赛中稳定发挥、敢于突破,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也为学院未来竞赛教学积淀了案例与素材。主教练杨旭表示:“竞技比赛的意义不止在名次,而在于学生能在压力下成长,在团队中学习,用专业诠释热爱。”








赛场风采——技术与意志的双重考验
在女子双人项目中,休闲体育2024级周思敏、徐梦洁配合默契、技术过硬,凭借稳定的体式与精准的节奏完成整套动作,在决赛中成功“力挽狂澜”,最终获得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
“我们从开学到现在几乎每天都在练习,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动作、打磨节奏。赛场上虽然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周思敏说。徐梦洁补充道:“比赛让我学会了在压力中找到平衡。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力量,更是信念。”
两位同学的坚韧与专注,为团队树立了榜样,也体现了三亚学院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心理韧性。








新生成长故事——从入校新生到国赛选手,专业舞台闪耀开启
队伍中最年轻的成员——2025级休闲体育专业新生邓景茜苑,在入校仅一个月后便登上国家级赛场,并最终在混合双人操项目中斩获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能代表学校参赛,我感到非常珍惜和荣幸。这次机会让我更加坚定要在专业上不断深耕,感谢学校的平台和学院的培养,让我有机会在国赛上学习、锻炼、成长。”她动情地说。从课堂到赛场,她用努力书写了青春最初的篇章,也让人看到专业教育赋能新生快速成长的力量。



赛场温情时刻——当国赛荣耀遇上生日惊喜
在紧张的赛程之中,队伍迎来了一段温馨而难忘的插曲。抵达比赛地后,恰逢队员休闲体育2024级吴光政同学的十九岁生日。主教练杨旭老师在临行前就已留意到这一日期,她带领全队在一天的训练结束后,悄悄准备了一场充满惊喜的生日庆祝。当蜡烛点亮、掌声响起的那一刻,赛前的紧张氛围被温情融化。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个生日。教练和队友的关心让我特别感动,也让我感受到这个团队不仅是比赛队伍,更像一个家。”吴光政笑着说。
作为在男子双人项目中承担关键角色的选手,他最终与搭档携手获得了该项目第四名的成绩。赛场上的稳健表现,与那份被守护、被鼓励的感动交织在一起,成为他青春记忆中最珍贵的片段。
一次精心准备的生日惊喜,让异地他乡的赛场充满了家的温暖。对于体育学院而言,争金夺银固然重要,但托举学生的成长、守护他们的热爱,才是教育者心中永恒的勋章。那一刻,师生之间的信任、情谊与光芒,比任何奖牌都更加璀璨动人,也构成了体育育人最真实的写照。







平台赋能——国家级合作单位,为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亚学院正式获批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健身瑜伽指导委员会“健身瑜伽校园合作单位”。这一认定为专业课程建设与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也为学生未来在等级考核、职业培训和专业资质提升方面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学院将积极建设完善“教学—训练—赛事—认证”联动路径,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学习到行业发展的贯通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在三亚学院发现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

【结语】
教育温度——在体育中育德,在成长中塑魂青春在赛场绽放,成长在历练中沉淀。三亚学院健身瑜伽代表队的全国赛之行,是一次专业的检验,更是一场精神的成长。成绩可以量化,但成长无法衡量;教育的意义,正是在一次次挑战与感动中,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片|周思敏
一审一校|杨旭
二审二校|安娜
三审三校|郝艳龙
排版|张莹娜
校对|赵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