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文件的精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康体与抗衰老)方向积极响应学校“回归办学初心、聚焦高质量就业与升学、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核心目标,围绕“大健康与生活服务”跨学科平台,系统推进课程体系的“三层四类”重构,全面对接康体与抗衰老行业的社会场景与岗位需求,打造具有前瞻性、实战性与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2025年11月5日下午,休闲体育(康体与抗衰老)专业负责人刘一珩老师,组织专业骨干教师进行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研讨会。



聚焦“大健康”平台,重构课程体系
休闲体育(康体与抗衰老)专业立足“大健康与生活服务”平台,以“三层四类”课程结构为框架,系统整合“通识教育+学科平台+专业模块+场景与职业能力”课程模块,推动课程内容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构建”转型。专业教师团队围绕“根基课—枝干课—枝叶课”三级课程逻辑,强化课程之间的衔接与支撑,构建起“厚基础、强交叉、重个性、能实战”的课程生态。
枝干层:聚焦“场景族”,打造专业核心能力
在“枝干层”建设中,专业聚焦自愈型结构康复学、学校体育实务、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水中运动康复实务等高活跃度“场景族”,设置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计注重问题导向与方法训练,依托“芯位智慧教育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智能化配置与教学过程数据化管理,强化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枝叶层:瞄准“微场景”与“职业技能”,推动就业精准对接
在“枝叶层”建设中,专业进一步细化课程方向,开设“场景解决方案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两类选修模块。前者围绕运动康复师、水中康复治疗师、体能训练师等“微场景”,与企业联合开发定制化课程;后者则以“定岗实践”为核心,强化学生岗位技能前置培养,提升其在健康顾问、运动康复师、康体项目运营等岗位的就业竞争力。
产教融合赋能,构建“课程—场景—就业”闭环
专业积极引入企业导师、真实项目与微专业认证体系,推动“校企共建课程”落地,实现“课程支持—场景渗透—就业能力”快速对接。通过“芯位智慧教育平台”实现全过程教学管理与能力评估,构建“培养—评估—反馈—改进”闭环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路径,确保毕业生具备应对康体产业复杂、交叉、多变场景的综合素养。
践行“千人千面”,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休闲体育专业(康体与抗衰老)以“一生一策”为理念,依托五大跨学科平台与智慧教育系统,支持学生根据兴趣与职业规划自主构建学习路径,实现个性化成长。专业建设紧密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人格健康的康体产业领军人才。未来,体育学院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强化人工智能与数字体育 赋能与产教融合,推动休闲体育(康体与抗衰老)专业成为区域康体人才培养的高地与标杆,为“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贡献专业力量。
图片|刘一珩
文字|刘一珩
一审一校|刘一珩
二审二校|李晓媛
三审三校|王欣
排版|邵顶樟
校对|赵雪梅



